学校要闻

学校要闻

思政课改革创新进行时——走进省级工程实验室 四川工匠谈匠心报国

发布时间:2022-03-16 浏览次数: 设置


315日上午,电气信息工程系2019级学生走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基地”和“课程思政建设实践基地”双实践基地——四川省装备制造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工程实验室,开展了“匠心筑梦 技能报国”主题实践学习。实践学习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玉霞与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专任教师、四川工匠、四川省技术能手曾颖峰共同授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玉霞副教授从今年两会关于先进制造业发展成绩和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等热点话题导入教学。介绍了学校发展历程、办学成果,学校优秀毕业生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典型案例,学校六十余年为国家装备制造业壮大发展的贡献。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支持职业教育,认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通过当前在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学校提升办学质量的举措和升格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大好前景,帮助学生理解技术技能人才“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四川工匠、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专任教师曾颖峰详细介绍了四川省装备制造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工程实验室建设和发展情况。他告诉同学们:“现在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随后,他讲解了工业机器人操作原理并进行了现场展示,对现阶段我国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的成绩和不足进行了解析,还就工匠精神、技能成才、产业报国以及物联网安装调试等学生关心的问题回答了学生提问。

通过身临其境的参观学习,学生们了解到学院是在国家安排部署下,与中国二重、东方汽轮机、东方电机等重装企业一起布点建设的学校,学院的发展历程就是根据国家装备制造的不同历史阶段发展需要而不断成长壮大的,正是一代代前辈精益求精的工匠追求,才造就了制造业大国的伟大成就,对所学专业以及技能成才有了进一步认同。

同学们通过实践教学,更加深刻认识到当代青年的责任——

谢跃明:“努力学习,尽己所能,做到坚守岗位,认真做好每一步。虽然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但我坚信只要坚持在自己的岗位尽责尽力,平凡的岗位就可以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就可以达到技能报国的愿望。”

赵云涛:“学习是首要任务,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

王馨慧:“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关心重视下,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将会从职业院校中走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思政课教师进平台,“四川工匠”讲思政,是我校近年来聚焦课堂革新,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一项举措。依托校内产学研平台打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基地”和“课程思政建设实践基地”。由专门的教师负责跟进实践教学,采取项目化管理方式,对实践活动进行全程把关,对活动立项、实施、总结进行全方位引导。聘请以我校5位“四川工匠”为代表的专业课实训教师作为“双实践”基地思政课导师,挖掘学校4个省级工程实验室在技术攻关、工艺试制中的育人因素,通过真设备、真生产、真产品的现场体验,使思政课具有“实境”特色,使“课程思政”具有校本元素,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爱国爱校情感,增强了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实现了引导学生弘扬“工匠精神”、提升建成工业强国和现代化国家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思政教育目标,形成了“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有效协同育人的机制。(文/图 马克思主义学院)

返回原图
/